睿童美术教育
您身边的美术专家
十年,我们只做美术
教育家叶圣陶说:
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。
拉开孩子差距的,往往不是智商,
而是从小养成的各种习惯。
儿童阶段是培养习惯的***时期,
一个好习惯能成就孩子,
一个坏习惯则能伤害孩子。
希望孩子们能在暑假养成这5个受益终生的好习惯。
1
守时:让孩子成为「靠谱」的人
儿子的画画班上有两个同学,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。
男孩经常迟到,挨了批评也不以为然,每天一副懒洋洋的样子。
女孩总是很早就到,摆好用具,静静地坐等老师。
有次下暴雨,只有女孩和妈妈湿淋淋地赶去上课。
女孩的画技突飞猛进,而男孩还是画得不知所云。
大家向女孩妈妈取经,她说,
也没什么特别的,学习对孩子来说,天赋重要,可态度更重要。我只要求女儿凡事认真,而认真上课的前提就是守时。
态度决定状态,状态自然决定成绩。
有句话说:守时的人不一定***,但***的人一定很守时。
因为守时就代表着自律,有责任心,会让人感觉靠谱、值得信赖,在团队合作和未来发展中更容易获得好机会。
对孩子来说,守时代表着有管理时间的能力,有计划、有责任心地学习和生活。
守时,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。
细节,永远决定成败,请让孩子从认识时间的那天起,就学会守时。
2
整理:培养秩序感和专注力
哈佛商学院调查发现,课桌干净、整齐的孩子往往成绩优异、性格开朗、做事专注有耐力。
而经常丢三落四、拖拉懒散的孩子,基本都没有整理的好习惯。
日本就很注重「收育」教育,从小培养孩子整理的好习惯:
玩过的玩具放回原处,培养秩序感;
自己整理第二天要用的书包,出门前更从容;
及时清理书桌和房间的杂物,在整洁的环境里学习,效率更高。
可不要小瞧孩子做这些事的力量!
整理不但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、动手能力、自律能力,还在潜意识中整理内心的情绪垃圾。
孩子会整理物品,才能梳理知识;
规划好空间,才能规划好人生。
3
阅读:终身受益的财富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:
一个不阅读的孩子,
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。
听起来吓人,但不无道理。
据调查,坚持阅读的孩子,学习成绩平均会高出10分以上,80%的高考状元爱好阅读。
一位高考语文得了148分的同学说:
书读多了,就会培养出语感。从小我妈妈就爱给我讲故事,我对阅读的喜欢也是从那时开始的。
尹建莉说,一个孩子的智力与其他孩子拉开距离,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。
阅读应始于胎教,妈妈边抚摸肚子,边柔声朗读,让胎儿感知语言的节奏和韵律;
1岁左右开始亲子阅读,用睡前的20分钟让孩子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;
5岁后,可以尝试教孩子认些字,为独立阅读做准备。
爱读书的孩子思想更丰富、成熟,不容易陷入偏见和固执中;
爱读书的孩子人格独立,见解独到,不容易盲从。
阅读不仅是一个好习惯,更是孩子洞察内心、感知生活的仪式感。
4
运动:激发孩子的「体能自尊」
脑科学家洪兰教授说:
运动会刺激身体分泌多种积极物质,提升智力发展!
孩子的思维能力、自控力、耐力、竞争力、合作力也随之提高。
西方学校把体育运动视为精英教育,英国专家指出,对于1.5-5岁的孩子,要求每天运动或者活动至少3个小时,就是因为发现了运动的秘密作用。
如果允许,可以让孩子从小坚持一种单项运动或团体运动。
放学后不要急着让他埋头写作业,可以跳绳、打羽毛球、拍球等,尽情地活动、宣泄,不仅能释放压力,还有助于长高,预防近视等。
作家村上春树说:
正是几十年的长跑塑造了现在的我。运动中产生的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东西,肉眼无法看到,但心灵可以感觉到。
别让我们的孩子做闷在室内的「塑料儿童」,让他们尽情流汗吧!
5
做家务:培养自理能力和责任心
很多父母不想让孩子做家务,怕烫着、碰着、累着,也怕做不好,给自己添麻烦。
「你只管学习,其他都不用管」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?
可是「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」不但教不出好孩子,还特别容易让孩子丧失责任心。
哈佛大学用20年做跟踪,发现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,成年后的就业率为15:1,犯罪率为1:10。
还能说做家务对孩子不重要吗?
孩子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娇贵、弱不禁风,放手让孩子做家务吧,这样他们才能体察父母的辛苦和不易,懂得什么是付出和回报。
曾国藩有家训:
家俭则兴,人勤则健;
能勤能俭,永不贫贱。
只有用勤俭的教育,才能培养出一个有志向、有意志、有爱心的孩子。
舍得用,孩子才能成大器。
心理学家塞德兹说:
人如同陶瓷器一样,幼儿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,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。
父母给孩子金山银山,都不如教他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。
从小养成这些好习惯的孩子,
会有独立的思想,健康的体魄,
能够珍视丰盈的内心,也能体察他人,
长大后成为一个自信而有力量的人。
有能力的孩子会飞得高,
有好习惯的孩子才会飞得远!
睿童美术教育
睿童美术 您身边的美术专家
10年 我们只做美术
10年 我们服务上万学子
专业美术品牌 认准睿童美术